• 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分化为成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郝轶;汲平;孙树洋;石海英;

    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分化为成肌样细胞的能力,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作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经腺病毒介导的MyoD(Ad-MyoD)基因转染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并行成肌细胞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转染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可见肌管样结构;myogenin及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以向成肌方向转化,有望成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2006年02期 81-83+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分化为成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郝轶;汲平;孙树洋;石海英;

    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分化为成肌样细胞的能力,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作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经腺病毒介导的MyoD(Ad-MyoD)基因转染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并行成肌细胞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转染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可见肌管样结构;myogenin及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以向成肌方向转化,有望成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2006年02期 81-83+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二种阳极氧化电解液对钛表面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陈俊;朱小龙;L Scheideler;J Geis-Gerstorfer;

    目的:研究纯钛表面阳极氧化过程中电解液成份对其细胞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在电流密度为70A/m2及200伏电压等条件下分别在0.03M甘油磷酸钙(Ca-GP)与0.15M醋酸钙混合液(混合组)及0.2M磷酸溶液中对纯钛样本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阳极氧化及纯钛样本表面进行人类成骨细胞培养,以观察细胞毒性、细胞增殖及分化等细胞行为的改变。结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用的电解液不会对阳极氧化后纯钛样本产生细胞毒性。所有样本表面经过1d、2d或4d细胞增殖培养后磷酸组与纯钛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0.03M甘油磷酸钙(Ca-GP)与0.15M醋酸钙混合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后的纯钛样本,经过2d及4d成骨细胞培养后细胞增殖数量较纯钛组及磷酸组显著增高。细胞分化试验结果表明,除在4d时混合液组碱性磷酸酶活性较纯钛组及磷酸组显著性降低外,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纯钛表面的阳极氧化处理过程中,电解液成份可对阳极氧化后纯钛表面的细胞相容性产生影响。

    2006年02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二种阳极氧化电解液对钛表面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陈俊;朱小龙;L Scheideler;J Geis-Gerstorfer;

    目的:研究纯钛表面阳极氧化过程中电解液成份对其细胞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在电流密度为70A/m2及200伏电压等条件下分别在0.03M甘油磷酸钙(Ca-GP)与0.15M醋酸钙混合液(混合组)及0.2M磷酸溶液中对纯钛样本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阳极氧化及纯钛样本表面进行人类成骨细胞培养,以观察细胞毒性、细胞增殖及分化等细胞行为的改变。结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用的电解液不会对阳极氧化后纯钛样本产生细胞毒性。所有样本表面经过1d、2d或4d细胞增殖培养后磷酸组与纯钛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0.03M甘油磷酸钙(Ca-GP)与0.15M醋酸钙混合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后的纯钛样本,经过2d及4d成骨细胞培养后细胞增殖数量较纯钛组及磷酸组显著增高。细胞分化试验结果表明,除在4d时混合液组碱性磷酸酶活性较纯钛组及磷酸组显著性降低外,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纯钛表面的阳极氧化处理过程中,电解液成份可对阳极氧化后纯钛表面的细胞相容性产生影响。

    2006年02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颌面部触觉及热刺激痛时大脑皮层激活区定位方法的初步探讨

    李家;刘洪臣;李科;金真;马军利;

    目的:探讨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运用于颌面部触觉及痛觉的大脑皮层定位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右利手正常志愿者1名,分别采用触觉、热痛刺激颌面部及组块设计方法,采集全脑fMRI扫描数据,并用SPM99软件包进行结果的数据分析获得脑功能成像。结果:触觉刺激任务引起左侧顶叶中央后回(BA3)、右侧顶叶中央后回(BA1)、左额叶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激活。热刺激痛任务可见右侧顶叶中央后回、右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额叶中央前回、左额上回、左前扣带回、左边缘叶前扣带回激活。结论:fMRI技术在合适的刺激条件下,可用于探讨颌面部触觉、疼痛与脑功能关系的研究,其脑激活区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结果。

    2006年02期 87-9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颌面部触觉及热刺激痛时大脑皮层激活区定位方法的初步探讨

    李家;刘洪臣;李科;金真;马军利;

    目的:探讨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运用于颌面部触觉及痛觉的大脑皮层定位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右利手正常志愿者1名,分别采用触觉、热痛刺激颌面部及组块设计方法,采集全脑fMRI扫描数据,并用SPM99软件包进行结果的数据分析获得脑功能成像。结果:触觉刺激任务引起左侧顶叶中央后回(BA3)、右侧顶叶中央后回(BA1)、左额叶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激活。热刺激痛任务可见右侧顶叶中央后回、右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额叶中央前回、左额上回、左前扣带回、左边缘叶前扣带回激活。结论:fMRI技术在合适的刺激条件下,可用于探讨颌面部触觉、疼痛与脑功能关系的研究,其脑激活区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结果。

    2006年02期 87-9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咬合创伤对脑桥臂旁核和蓝斑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陈金武;刘洪臣;饶志仁;章捍东;王琪;王景杰;

    目的:探讨第一磨牙升高咬合造成的咬合创伤能否引起脑桥结合臂旁核和蓝斑小胶质细胞反应。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1h、2h、4h、8h、24h、72h实验组和对照组(n=8),用正畸方丝将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升高大约1mm。免疫组化检测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在脑桥臂旁核和蓝斑核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的脑桥臂旁核和蓝斑核只有少量弱表达,小胶质细胞处于静息期。在4h和8h,OX42阳性反应增强,小胶质细胞出现轻度反应,在24h达到高峰,小胶质细胞出现明显反应,胞体和分支增粗,细胞突触上小棘样结构明显,72h反应下降。脑桥结合臂旁核外侧反应比内侧强,蓝斑背侧部强于腹侧部。结论:咬合创伤激活脑桥内蓝斑和结合臂旁核内小胶质细胞,参与伤害性信息传入中枢的处理。

    2006年02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咬合创伤对脑桥臂旁核和蓝斑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陈金武;刘洪臣;饶志仁;章捍东;王琪;王景杰;

    目的:探讨第一磨牙升高咬合造成的咬合创伤能否引起脑桥结合臂旁核和蓝斑小胶质细胞反应。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1h、2h、4h、8h、24h、72h实验组和对照组(n=8),用正畸方丝将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升高大约1mm。免疫组化检测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在脑桥臂旁核和蓝斑核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的脑桥臂旁核和蓝斑核只有少量弱表达,小胶质细胞处于静息期。在4h和8h,OX42阳性反应增强,小胶质细胞出现轻度反应,在24h达到高峰,小胶质细胞出现明显反应,胞体和分支增粗,细胞突触上小棘样结构明显,72h反应下降。脑桥结合臂旁核外侧反应比内侧强,蓝斑背侧部强于腹侧部。结论:咬合创伤激活脑桥内蓝斑和结合臂旁核内小胶质细胞,参与伤害性信息传入中枢的处理。

    2006年02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偏侧咀嚼患者单侧咀嚼运动的功能性核磁成像1例报告

    姜华;刘洪臣;金真;刘刚;

    2006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偏侧咀嚼患者单侧咀嚼运动的功能性核磁成像1例报告

    姜华;刘洪臣;金真;刘刚;

    2006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应用CAD/CAM制作全瓷贴面的临床研究

    刘天爽;陈小冬;

    目的:探讨CAD/CAM全瓷贴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制作A2色烤瓷全冠100个单位与全瓷贴面128件。用ShadeEye电脑比色仪检测2种修复体的颜色,临床检查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颜色以及折裂、脱落情况,观察时间为0.5-2.5年。结果:全瓷贴面颜色在修复完成时与戴用6个月后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在使用6个月后未见颈缘染色现象。边缘密合度方面,未发现食物嵌塞、继发龋、牙龈炎等情况。有5个单位贴面因早接触脱落。尚未发现全瓷贴面折裂现象。A2色全瓷贴面与A2色烤瓷冠之间,颜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瓷贴面和烤瓷全冠一样可以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有良好的边缘密合度和抗折强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06年02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应用CAD/CAM制作全瓷贴面的临床研究

    刘天爽;陈小冬;

    目的:探讨CAD/CAM全瓷贴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制作A2色烤瓷全冠100个单位与全瓷贴面128件。用ShadeEye电脑比色仪检测2种修复体的颜色,临床检查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颜色以及折裂、脱落情况,观察时间为0.5-2.5年。结果:全瓷贴面颜色在修复完成时与戴用6个月后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在使用6个月后未见颈缘染色现象。边缘密合度方面,未发现食物嵌塞、继发龋、牙龈炎等情况。有5个单位贴面因早接触脱落。尚未发现全瓷贴面折裂现象。A2色全瓷贴面与A2色烤瓷冠之间,颜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瓷贴面和烤瓷全冠一样可以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有良好的边缘密合度和抗折强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06年02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不同的向会聚度对Finesse全瓷冠的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周宏志;段蔚泓;陈小冬;

    目的:评估不同的向会聚度对Finesse全瓷冠适合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向会聚度分别为5°、10°、15°的超硬人造石代型上分别制作全瓷冠各10个,粘结(玻璃离子3.5kg静止固位力)、包埋、片切。以体式显微镜测量边缘适合性AMO,边缘浮升量PMO,轴壁适合性AWA,面适合性OA,通过单因素方差和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的边缘适合性均在临床要求范围内。5°组、10°组、15°组的AMO分别为109!m、66"m、69#m;5°组与10°组、15°组的AMO,PMO,OA相比较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0°组与15°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inesse热压铸型陶瓷冠具有良好的适合性,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为保证较高的适合性,临床应采用10°到15°的牙体预备。

    2006年02期 98-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不同的向会聚度对Finesse全瓷冠的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周宏志;段蔚泓;陈小冬;

    目的:评估不同的向会聚度对Finesse全瓷冠适合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向会聚度分别为5°、10°、15°的超硬人造石代型上分别制作全瓷冠各10个,粘结(玻璃离子3.5kg静止固位力)、包埋、片切。以体式显微镜测量边缘适合性AMO,边缘浮升量PMO,轴壁适合性AWA,面适合性OA,通过单因素方差和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的边缘适合性均在临床要求范围内。5°组、10°组、15°组的AMO分别为109!m、66"m、69#m;5°组与10°组、15°组的AMO,PMO,OA相比较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0°组与15°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inesse热压铸型陶瓷冠具有良好的适合性,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为保证较高的适合性,临床应采用10°到15°的牙体预备。

    2006年02期 98-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溶胶-凝胶技术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吴峻岭;张强;巢永烈;

    目的:研究溶胶-凝胶涂层制备方法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用DA9-4合金制成金属棒以及金属片,并在金属试件上瓷前,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在其表面分别形成一层SiO2和TiO2陶瓷薄膜,对其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金属棒与VMK95瓷粉烧结生成金瓷棒盘试件用于测定金瓷结合强度;金属片与VMK95瓷粉烧结形成金瓷复合体,分别观察金瓷界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结果:镀膜后的金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胶-凝胶技术有改善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作用。

    2006年02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溶胶-凝胶技术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吴峻岭;张强;巢永烈;

    目的:研究溶胶-凝胶涂层制备方法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用DA9-4合金制成金属棒以及金属片,并在金属试件上瓷前,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在其表面分别形成一层SiO2和TiO2陶瓷薄膜,对其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金属棒与VMK95瓷粉烧结生成金瓷棒盘试件用于测定金瓷结合强度;金属片与VMK95瓷粉烧结形成金瓷复合体,分别观察金瓷界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结果:镀膜后的金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胶-凝胶技术有改善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作用。

    2006年02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纯钛表面离子注氮后的金瓷结合观察

    钟兆伟;谢伟丽;朱兴国;马欣新;李长城;

    目的:探讨纯钛表面离子注入氮对钛瓷结合的影响。方法:用线切割法加工28mm×3mm×0.5mm纯钛金属试条20个,分为注氮组(10个试件)和对照组(10个试件),用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法(PBII)对注氮组10个试件表面进行注氮处理,随机在两组各取1个试件,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注入层的相结构。再于余下18个试件中份8mm×3mm处熔附钛材专用瓷。用3点弯曲法测试两组试件钛瓷分离时的载荷。结果:注入层内生成了TiN新相,氮化组试件钛瓷分离加载(7.257±0.804)N大于对照组试件分离加载(5.958±0.537)N,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样本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纯钛表面经注氮处理后,在注入层内形成了TiN,提高了钛瓷结合强度。

    2006年02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纯钛表面离子注氮后的金瓷结合观察

    钟兆伟;谢伟丽;朱兴国;马欣新;李长城;

    目的:探讨纯钛表面离子注入氮对钛瓷结合的影响。方法:用线切割法加工28mm×3mm×0.5mm纯钛金属试条20个,分为注氮组(10个试件)和对照组(10个试件),用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法(PBII)对注氮组10个试件表面进行注氮处理,随机在两组各取1个试件,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注入层的相结构。再于余下18个试件中份8mm×3mm处熔附钛材专用瓷。用3点弯曲法测试两组试件钛瓷分离时的载荷。结果:注入层内生成了TiN新相,氮化组试件钛瓷分离加载(7.257±0.804)N大于对照组试件分离加载(5.958±0.537)N,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样本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纯钛表面经注氮处理后,在注入层内形成了TiN,提高了钛瓷结合强度。

    2006年02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颧骨弧形传输牵引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的人体模拟研究

    牛学刚;赵铱民;韩小宪;吴仲寅;

    目的:考察自行研制的颧骨内置弧形骨牵张器的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自行研制的颧骨内置骨牵张器,主要由柔性中心螺杆和弧形轨道组成,在1例人体干燥颅骨标本上以该牵张器进行弧形颧骨弧形传输牵引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人体模拟研究。首先,切除20mm宽的上颌骨颧突以模拟上颌骨缺损,然后在缺损区后外侧制作宽10mm的骨转移盘并安置骨牵张器。随后,以加力杆旋转中心螺杆,使骨转移盘沿弧形轨道运动。结果:颧骨内置弧形骨牵张器与人体颧骨、上颌骨区域骨性结构匹配性良好,颧骨转移盘在该牵张器作用下,弧形运动约20mm到达预定部位。结论:颧骨内置弧形骨牵张器可以完成弧形牵引颧骨,替代部分上颌骨,在缺损侧重建骨性支持结构的任务。

    2006年02期 108-1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颧骨弧形传输牵引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的人体模拟研究

    牛学刚;赵铱民;韩小宪;吴仲寅;

    目的:考察自行研制的颧骨内置弧形骨牵张器的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自行研制的颧骨内置骨牵张器,主要由柔性中心螺杆和弧形轨道组成,在1例人体干燥颅骨标本上以该牵张器进行弧形颧骨弧形传输牵引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人体模拟研究。首先,切除20mm宽的上颌骨颧突以模拟上颌骨缺损,然后在缺损区后外侧制作宽10mm的骨转移盘并安置骨牵张器。随后,以加力杆旋转中心螺杆,使骨转移盘沿弧形轨道运动。结果:颧骨内置弧形骨牵张器与人体颧骨、上颌骨区域骨性结构匹配性良好,颧骨转移盘在该牵张器作用下,弧形运动约20mm到达预定部位。结论:颧骨内置弧形骨牵张器可以完成弧形牵引颧骨,替代部分上颌骨,在缺损侧重建骨性支持结构的任务。

    2006年02期 108-1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293例肯氏Ⅰ、Ⅱ类可摘局部义齿稳定性的观察

    宋海清;苟玲芳;

    目的:观察稳定原理在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的可摘义齿(RPD)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口腔预备,准确的选择抗衡及消除支点的设计,经1~3年的随访记录,观察293件修复体的稳定效果。结果:肯氏Ⅰ和Ⅱ类的可摘义齿的稳定总百分比分别为89.08%和81.61%。结论:合理的利用稳定原理的设计是防止肯氏Ⅰ、Ⅱ类活动义齿修复出现不稳定现象的关键所在。

    2006年02期 111-1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293例肯氏Ⅰ、Ⅱ类可摘局部义齿稳定性的观察

    宋海清;苟玲芳;

    目的:观察稳定原理在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的可摘义齿(RPD)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口腔预备,准确的选择抗衡及消除支点的设计,经1~3年的随访记录,观察293件修复体的稳定效果。结果:肯氏Ⅰ和Ⅱ类的可摘义齿的稳定总百分比分别为89.08%和81.61%。结论:合理的利用稳定原理的设计是防止肯氏Ⅰ、Ⅱ类活动义齿修复出现不稳定现象的关键所在。

    2006年02期 111-1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Solidex瓷聚体金属烤塑人工牙在颌间隙较低上颌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徐宏;周永胜;

    目的:评价用Solidex瓷聚体制作的金属烤塑人工牙在颌间隙较低的上颌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1个Solidex瓷聚体金属烤塑人工牙用于深覆牙合、咬合紧等颌间隙较低的上颌牙列缺损,在修复后6个月、1年、2年时观察其树脂牙面完整性、色泽变化等情况。结果:经临床6月至2年的随访观察,无一例金属烤塑人工牙出现树脂牙面脱落、劈裂或裂纹,烤塑牙面光洁、无明显染色或变暗、颜色与邻接天然牙协调。结论:用Solidex瓷聚体制作的金属烤塑人工牙在深覆牙合、咬合紧等颌间隙较低的上颌牙列缺损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2006年02期 113-11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Solidex瓷聚体金属烤塑人工牙在颌间隙较低上颌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徐宏;周永胜;

    目的:评价用Solidex瓷聚体制作的金属烤塑人工牙在颌间隙较低的上颌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1个Solidex瓷聚体金属烤塑人工牙用于深覆牙合、咬合紧等颌间隙较低的上颌牙列缺损,在修复后6个月、1年、2年时观察其树脂牙面完整性、色泽变化等情况。结果:经临床6月至2年的随访观察,无一例金属烤塑人工牙出现树脂牙面脱落、劈裂或裂纹,烤塑牙面光洁、无明显染色或变暗、颜色与邻接天然牙协调。结论:用Solidex瓷聚体制作的金属烤塑人工牙在深覆牙合、咬合紧等颌间隙较低的上颌牙列缺损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2006年02期 113-11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拔牙后即刻临时固定桥修复的临床观察

    姜锦;

    目的:拔牙后即刻行固定临时修复,观察拔牙创愈合后固定永久修复的时期和修复率,及对固定永久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患者,拔除25颗牙齿。制作固定临时修复体。40分钟后,试戴固定临时修复体,2-3个月后再次牙体预备(龈下边缘)行固定永久修复。结果:固定临时修复对拔牙创具有保护作用,利于拔牙创自洁和愈合;对基牙牙髓无不良刺激;对基牙牙周组织无不利影响义齿美观且功能良好。结论:拔牙后即刻固定临时修复,利于患者的美观和功能。

    2006年02期 115-11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拔牙后即刻临时固定桥修复的临床观察

    姜锦;

    目的:拔牙后即刻行固定临时修复,观察拔牙创愈合后固定永久修复的时期和修复率,及对固定永久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患者,拔除25颗牙齿。制作固定临时修复体。40分钟后,试戴固定临时修复体,2-3个月后再次牙体预备(龈下边缘)行固定永久修复。结果:固定临时修复对拔牙创具有保护作用,利于拔牙创自洁和愈合;对基牙牙髓无不良刺激;对基牙牙周组织无不利影响义齿美观且功能良好。结论:拔牙后即刻固定临时修复,利于患者的美观和功能。

    2006年02期 115-11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不同材料在根管内直接法制取桩核的固位力比较

    陈英伟;邱自力;

    目的:测试采用不同的材料在预备的根管内用直接法制取桩核对固位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单根管前牙和多根管后牙10颗,分别用嵌体蜡和自凝塑料在预备好的根管内用直接法制取桩核模型,并常规包埋、铸造后,在离体牙上就位,再用拉力计测量固位力。结果:用嵌体蜡法制作的桩核,较自凝塑料制作的桩核固位力大。(P<0.0001)。结论:用不同材料采用相同方法(根管内直接法)制作出来的桩核,其固位力是不同的。

    2006年02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不同材料在根管内直接法制取桩核的固位力比较

    陈英伟;邱自力;

    目的:测试采用不同的材料在预备的根管内用直接法制取桩核对固位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单根管前牙和多根管后牙10颗,分别用嵌体蜡和自凝塑料在预备好的根管内用直接法制取桩核模型,并常规包埋、铸造后,在离体牙上就位,再用拉力计测量固位力。结果:用嵌体蜡法制作的桩核,较自凝塑料制作的桩核固位力大。(P<0.0001)。结论:用不同材料采用相同方法(根管内直接法)制作出来的桩核,其固位力是不同的。

    2006年02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总义齿修复中应用闭口式印模法的体会

    李东海;张明光;严光坤;刘燕;

    2006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总义齿修复中应用闭口式印模法的体会

    李东海;张明光;严光坤;刘燕;

    2006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硬质塑料压膜冠用于修复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

    刘桂川;王海鹰;

    2006年02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硬质塑料压膜冠用于修复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

    刘桂川;王海鹰;

    2006年02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全牙列软垫治疗夜磨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鹏;叶萍;浦恩泽;顾俊;金学成;

    2006年02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全牙列软垫治疗夜磨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鹏;叶萍;浦恩泽;顾俊;金学成;

    2006年02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Dalbo迷你绞链型附着体在游离缺失修复的应用

    陈有旺;游小娟;

    2006年02期 12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Dalbo迷你绞链型附着体在游离缺失修复的应用

    陈有旺;游小娟;

    2006年02期 12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结构与成分分析

    王磊;陈建治;石玉龙;闫凤英;孙桂兰;

    目的:探讨纯钛表面应用微弧氧化技术进行改性的效果。方法:应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陶瓷膜层,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和横断面形貌,X射线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元素成分和晶相结构。结果:微弧氧化处理后,纯钛表面生成微孔结构的氧化膜,膜层厚度约20μm,由O,Ti,Ca,P四种元素组成。膜层表面有火山丘状的微孔分布,直径约0.1μm-5μm。膜层由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及少量结晶相羟基磷灰石组成。结论:经微弧氧化技术处理后,纯钛种植体表面生成了内层致密外层多孔的晶相二氧化钛膜,含有少量羟基磷灰石。此结论可供今后开发新型口腔种植材料参考。

    2006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结构与成分分析

    王磊;陈建治;石玉龙;闫凤英;孙桂兰;

    目的:探讨纯钛表面应用微弧氧化技术进行改性的效果。方法:应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陶瓷膜层,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和横断面形貌,X射线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元素成分和晶相结构。结果:微弧氧化处理后,纯钛表面生成微孔结构的氧化膜,膜层厚度约20μm,由O,Ti,Ca,P四种元素组成。膜层表面有火山丘状的微孔分布,直径约0.1μm-5μm。膜层由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及少量结晶相羟基磷灰石组成。结论:经微弧氧化技术处理后,纯钛种植体表面生成了内层致密外层多孔的晶相二氧化钛膜,含有少量羟基磷灰石。此结论可供今后开发新型口腔种植材料参考。

    2006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纳米CeO2对SY-1硅橡胶机械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冯志宏;赵铱民;苏方;韩影;吴国峰;李晓娜;

    目的:初步研究纳米CeO2(纳米二氧化铈)对SY-1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纳米CeO2分别按0.00%、0.50%、1.00%、1.50%、2.00%、2.50%(与胶料的质量比)加入SY-1硅橡胶中,按国家标准要求,测定6组硅橡胶的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3min)、撕裂强度及邵氏A硬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米CeO2加入量为胶料的1.50%时,SY-1硅橡胶的机械性能综合评价为最优:邵氏A硬度为29±2.60(U),扯断伸长率为590±6.08(%),扯断强度为5±0.36(MPa),永久变形率为3.4±0.20(%),撕裂强度为22.4±0.53(kN/m)。结论:纳米CeO2按胶料的1.50%加入时,对SY-1硅橡胶机械性能的改善为最优。

    2006年02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纳米CeO2对SY-1硅橡胶机械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冯志宏;赵铱民;苏方;韩影;吴国峰;李晓娜;

    目的:初步研究纳米CeO2(纳米二氧化铈)对SY-1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纳米CeO2分别按0.00%、0.50%、1.00%、1.50%、2.00%、2.50%(与胶料的质量比)加入SY-1硅橡胶中,按国家标准要求,测定6组硅橡胶的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3min)、撕裂强度及邵氏A硬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米CeO2加入量为胶料的1.50%时,SY-1硅橡胶的机械性能综合评价为最优:邵氏A硬度为29±2.60(U),扯断伸长率为590±6.08(%),扯断强度为5±0.36(MPa),永久变形率为3.4±0.20(%),撕裂强度为22.4±0.53(kN/m)。结论:纳米CeO2按胶料的1.50%加入时,对SY-1硅橡胶机械性能的改善为最优。

    2006年02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两种方法测量钛试件表面色彩的对比研究

    佟宇;郭天文;张惠;

    目的:研究用数码摄影方法测量纯钛试件表面色彩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采用CIEL*a*b*颜色系统,在标准光源下应用数码摄影测色法和分光光度测色法分别测量纯钛试件表面的色彩,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纯钛试件色彩的数码摄影测量结果与分光光度仪测量结果存在差异,但有相关性,其中CIEa*的相关系数为0.803,b*的相关系数为0.782,L*的相关系数为0.825,它们之间的平均色差为3.14。结论:数码摄影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一种新兴的色彩测量方法,钛试件色彩的数码摄影测量结果与分光光度仪测量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

    2006年02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两种方法测量钛试件表面色彩的对比研究

    佟宇;郭天文;张惠;

    目的:研究用数码摄影方法测量纯钛试件表面色彩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采用CIEL*a*b*颜色系统,在标准光源下应用数码摄影测色法和分光光度测色法分别测量纯钛试件表面的色彩,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纯钛试件色彩的数码摄影测量结果与分光光度仪测量结果存在差异,但有相关性,其中CIEa*的相关系数为0.803,b*的相关系数为0.782,L*的相关系数为0.825,它们之间的平均色差为3.14。结论:数码摄影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一种新兴的色彩测量方法,钛试件色彩的数码摄影测量结果与分光光度仪测量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

    2006年02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二氧化硅涂层对烤瓷镍铬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杜启莲;廖运茂;朱智敏;

    目的:在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涂层对镍铬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2个镍铬合金试件随机分为对照组、3次涂层组、6次涂层组,用溶胶-凝胶法在合金表面制备二氧化硅涂层。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考察镍铬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腐蚀电位及腐蚀电流。同时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结果:①二氧化硅涂层显著提高了镍铬合金点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②涂层凝胶为非晶态纯二氧化硅;3次二氧化硅涂层的厚度约为8.69!m,6次涂层表面开裂较多。结论:①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涂层可提高镍铬合金耐腐蚀性能,3次涂层比6次涂层更可取。

    2006年02期 135-137+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二氧化硅涂层对烤瓷镍铬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杜启莲;廖运茂;朱智敏;

    目的:在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涂层对镍铬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2个镍铬合金试件随机分为对照组、3次涂层组、6次涂层组,用溶胶-凝胶法在合金表面制备二氧化硅涂层。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考察镍铬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腐蚀电位及腐蚀电流。同时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结果:①二氧化硅涂层显著提高了镍铬合金点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②涂层凝胶为非晶态纯二氧化硅;3次二氧化硅涂层的厚度约为8.69!m,6次涂层表面开裂较多。结论:①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涂层可提高镍铬合金耐腐蚀性能,3次涂层比6次涂层更可取。

    2006年02期 135-137+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金沉积技术在种植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崔宏燕;胡秀莲;王涛;李健慧;邸萍;邱立新;林野;

    目的:探讨金沉积技术在种植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例牙列缺失与牙列缺损的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2-58岁),共9个修复体,其中单冠6个,无牙颌固定桥3个,植入种植体34个。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修复后平均追踪27个月(14-37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在修复后至最后一次复查未见种植体脱落。所有修复体无折断、松动或破损,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一例行金沉积烤瓷单冠修复患者的一个烤瓷单冠在紧固横向螺钉时发生瓷面裂纹,经再次烧结后固定。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金沉积技术用于制作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学效果好,同时还可以通过金沉积冠作为固位体解决种植修复体多个固位体之间的被动就位问题,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2006年02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金沉积技术在种植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崔宏燕;胡秀莲;王涛;李健慧;邸萍;邱立新;林野;

    目的:探讨金沉积技术在种植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例牙列缺失与牙列缺损的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2-58岁),共9个修复体,其中单冠6个,无牙颌固定桥3个,植入种植体34个。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修复后平均追踪27个月(14-37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在修复后至最后一次复查未见种植体脱落。所有修复体无折断、松动或破损,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一例行金沉积烤瓷单冠修复患者的一个烤瓷单冠在紧固横向螺钉时发生瓷面裂纹,经再次烧结后固定。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金沉积技术用于制作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学效果好,同时还可以通过金沉积冠作为固位体解决种植修复体多个固位体之间的被动就位问题,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2006年02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铸造分段核桩的制作

    李可通;尹亚雄;申林汉;

    2006年02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铸造分段核桩的制作

    李可通;尹亚雄;申林汉;

    2006年02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T-Scan II系统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胡志刚;程辉;程祥荣;

    在口腔临床和科研中,常用分析咬合的方法包括:咬合纸染色法、蜡片法、硅橡胶法、光牙合分析法、Dentalprescale系统、T-扫描系统等,其中能测量咬合时间的只有T-扫描系统。T-扫描系统是精确记录和分析咬合接触的一套计算机分析系统,引入时间参数,可以对牙合接触情况作动态的定量分析,在口腔临床和科研中广泛应用。本文对T-ScanII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综合评价进行综述。

    2006年02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T-Scan II系统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胡志刚;程辉;程祥荣;

    在口腔临床和科研中,常用分析咬合的方法包括:咬合纸染色法、蜡片法、硅橡胶法、光牙合分析法、Dentalprescale系统、T-扫描系统等,其中能测量咬合时间的只有T-扫描系统。T-扫描系统是精确记录和分析咬合接触的一套计算机分析系统,引入时间参数,可以对牙合接触情况作动态的定量分析,在口腔临床和科研中广泛应用。本文对T-ScanII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综合评价进行综述。

    2006年02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齿科铸造合金的电化学腐蚀研究进展

    宋继武;牟月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口腔修复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口腔铸造合金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口腔是一个电解质环境,金属不可避免要受到腐蚀。本文就口腔铸造合金在口腔中的腐蚀原因、机制、影响因素、不同合金的耐腐蚀性及防护展开综述。

    2006年02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齿科铸造合金的电化学腐蚀研究进展

    宋继武;牟月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口腔修复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口腔铸造合金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口腔是一个电解质环境,金属不可避免要受到腐蚀。本文就口腔铸造合金在口腔中的腐蚀原因、机制、影响因素、不同合金的耐腐蚀性及防护展开综述。

    2006年02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纵向牙折的保存治疗

    魏文佳;王文梅;骆小平;

    纵向牙折是口腔临床常见的牙体损伤,是口腔科的治疗难点,常规建议拔除。但国内外学者都对纵向牙折的保存治疗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纵向牙折的病因、治疗方法、使用材料进行综述。

    2006年02期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纵向牙折的保存治疗

    魏文佳;王文梅;骆小平;

    纵向牙折是口腔临床常见的牙体损伤,是口腔科的治疗难点,常规建议拔除。但国内外学者都对纵向牙折的保存治疗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纵向牙折的病因、治疗方法、使用材料进行综述。

    2006年02期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全国口腔医学院系、口腔医院更名情况

    2006年02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全国口腔医学院系、口腔医院更名情况

    2006年02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中国口腔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2006年02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中国口腔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2006年02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2005年全国口腔修复专业硕士博士毕业情况(续)

    <正>~~

    2006年02期 15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2005年全国口腔修复专业硕士博士毕业情况(续)

    <正>~~

    2006年02期 15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200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

    <正>~~

    2006年02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200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

    <正>~~

    2006年02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下载本期数据